欢迎您来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其他频道 > 网站公告 > 赞!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平潭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赞!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平潭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作者: 时间:2018/3/29 阅读:346次

平潭,承载着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历史使命,正积极构建对台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他们,化身两岸文化交流者追寻岚台历史文化脉络,推动“两岸一家亲”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创客来岚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岚安家落户……

平潭,正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为台胞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台商带来红利,在深化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中继续前行。

读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看变化 深化经贸合作 探索融合发展

近日,以“数字创意 领航未来”为主题的2017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平潭峰会暨第一届两岸数字创意产业论坛在岚岛刚落下帷幕,来自两岸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对平潭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出一致方向——试水两岸数字创意合作。

1.png

平潭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开启了两岸产业合作的新开端,而这也是平潭贯彻落实对台融合发展思路的一项新举措。

十八大以来,平潭探索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提出“一岛两标、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两岸共赢”的发展思路,即在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层面,试行大陆标准和台湾标准在平潭包容共存、互认互通,逐步融合发展,实现共赢,进一步发挥平潭作为两岸交流的“桥头堡”作用。

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入驻台创园已经一年多,总经理陈孟邦作为“福建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带领着来自深圳的团队扎根岚岛创业。陈孟邦说,平潭目前的创业氛围浓厚,不仅有创业津贴,对台湾人才还有奖励补助政策,入驻台湾创业园后,还享有租金和工资补贴,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让自己在平潭创业充满信心。

平潭正厚植创业创新沃土,落实对台优惠红利政策,使得越来越多像陈孟邦这样的台胞选择在平潭创业打拼。而更多台湾年轻人的加入,让台湾创业园、北港文创村等平潭创业基地,掀起了一股股朝气蓬勃的创业气息。截至今年10月,澳前台湾小镇累计进口台湾商品20.4亿元,销售额达21亿元;台湾创业园入驻企业373家,其中台资占50%以上。超过3000位台湾人和800家台企入驻平潭。

拓展两岸交流渠道,推动岚台各界交流交往,越来越多的台胞在共同家园缔结情谊,安家落户,成为平潭的独特“风景”。不论是海峡两岸村里长交流,还是两岸青年设计大赛,品牌活动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而民间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两岸情谊渐织渐深。

为了让台湾同胞在平潭生活得更加舒心,平潭探索引进台湾村里长参与基层治理,增进基层交流,还在全国首聘台湾法律专家担任顾问,多元化协调涉台争议,打造司法服务特色品牌。

试验探索融合发展的步伐也从未停止。我区在采认执业资质方面,推动在建筑、规划、旅游、医疗等行业采认台湾地区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在建筑合作方面,允许台湾建筑业企业依法参与实验区内工程项目的投标活动,对台湾建筑业企业从事建筑活动实行企业备案制度;在关检合作方面,推动建立闽台通关合作机制,力争尽快实现两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在人才引进方面,招聘台湾专业人士进入我区有关单位工作,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先后招聘了20名台湾专才。

晒特写 台湾社区经验“嫁接”上楼村

2.png

岚城乡上楼村如今可是大变样了。最近,上楼村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们无偿加班加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进行重新包装、升级,让废弃品统统“上墙”,摇身变成上楼村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

让废弃物品“上墙”的灵感和智慧,都来自于志愿者的奇思妙想。当然,天马行空是很难出精美成品的,上楼村的志愿者们可是专门做了不少功课。

岚城乡上楼村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丁美娇向记者透露了装扮上楼村这个“计划”的由来。原来,不久前,上楼村的志愿者们在台湾里长曾宁旖的带领下,专门前往台湾桃米社区、忠顺里等地,参观台湾当地社区在改善社区面貌上的新鲜尝试。从台湾回来后,上楼村的志愿者们可按捺不住,纷纷提出了自己在装扮和改善村容村貌上的主意。“计划就这么开始了,志愿者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就是为了完成一面墙的设计。”丁美娇说。

“我告诉上楼村的志愿者们,照搬台湾社区的做法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要充分利用平潭上楼村的在地文化,打造具有上楼村特色的村庄面貌,他们最终的成品让我很惊喜。”曾宁旖说。

“平潭探索引进台湾村里长参与基层交流,帮助组建台湾村级义工队伍、改善村容村貌,目前取得了显著效果,上楼村作为岚台两岸基层交流的试验田,未来将继续深化两岸基层交流,将更多台湾先进的经验落地到上楼村。”上楼村党支部书记丁德财说。

新展望 在“新”上做文章在“实”上下功夫

3.png

“十八大以来,我区对台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平潭的‘两个窗口’建设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区台湾工作部部长薛理豪说,“按照十九大精神的指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在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系统谋划对台工作,将推进岚台经济融合、深化岚台交流交往、增强岚台社会融合实效、构建融合发展保障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推动方向,承担起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使命。”

如何具体深化岚台融合发展,薛理豪将其概括成一句话:“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

据薛理豪介绍,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构建推进岚台经济融合的平台,吸引更多两岸青年来岚创业就业。通过推动澳前台湾小镇、台湾创业园、北港文创村、磹水风韵古村等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并结合海钓村、音乐艺术小镇等特色小镇,打造各具特色的创业就业平台。同时,聚焦文化康体旅游、航运物流、总部经济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与两岸企业家峰会产业合作小组对接机制,打造好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引进台湾民宿旅游、医美养生、文化创意等项目。

下一步,我区还将继续深化岚台文化交流。一方面,我区将拓展品牌活动内涵,继续办好第七届共同家园论坛,打造村里长交流活动品牌。同时,我区将继续举办两岸文体交流活动,筹划一些新的品牌活动,通过文体赛事推动交流、增进情谊。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基层交流也成为深化岚台交流的重点,组织行业协会等结合各自工作需要,带项目、带任务赴台开展交流,同时积极推介台湾青年到平潭走走看看,多组织开展宗亲、宗教、同名村的常态化交流。

为台胞继续打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也成为我区下一步对台工作的重点。我区将继续贯彻“一岛两标”发展思路,将台胞青年创业优惠政策、住房保障、台胞证及信用卡办理等涉台福祉落实到实处。此外,我区将扩大岚台基层融合试点,会同区党群工作部遴选民风好、基础好、班子强的村居作为明年村里长引进试点村居,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则,精准引进台湾村里长参与我区村居建设,争取2018年新增3到5个试点村。另外还将探索引进台湾渔农会组织管理模式,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听声音 凝聚两岸力量 托起岚岛未来

4.png

最近,在岚就业的台湾姑娘陈昭欣与平潭当地青年施强领取结婚证的消息在两岸媒体间广为报道。他们并非公众人物,只是两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却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度,这是为何呢?

“这可能是因为自己跨越台湾海峡,成了一个平潭地道的‘台湾媳妇’的原因。我们缘结平潭,也将在平潭安家,共同家园成为我们俩的牵线‘红娘’。”陈昭欣如是说。

“台湾平潭媳妇”这个词并不新潮,平潭人杨彩妹就是其中一个。在杨彩妹看来,早些年,台湾较平潭而言,不仅发展起步早,而且后劲足。因此,平潭人选择到台湾创业谋生活,并嫁给台湾当地小伙子,成为一种潮流。

如今,“平潭台湾媳妇”这句新鲜词汇的突然出现,却是“台湾平潭媳妇”的大逆转。不过,这对于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不仅印证着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还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突破。平潭正在筑巢引凤,蓄势待发,未来有可能涌现更多像“陈昭欣”一样的台湾青年人选择融入平潭,用青年人的才智和激情谱写两岸共同家园的新篇章。

其实,建设两岸共同家园,不仅仅是要留住台湾青年在岚创业就业,更要让台湾青年融入岚岛,建设岚岛,扎根岚岛,最终,以岚岛为家,找到内心对“共同家园”这个概念的真正归属感。

未来平潭发展,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两岸青年将是岚岛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成为时下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要继续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出台对台优惠政策,吸引台湾青年到平潭多走多看,触发创业激情。其次,要量身定制适合台湾青年的创业就业新平台,诸如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产业对接新兴平台。再次,要为台胞在平潭创业就业和生活提供大陆同胞的同等待遇,关键要将台胞福祉落到实处。最后,溯源追寻“两岸一家亲”的历史文化脉络,要增强台湾青年对岚台文化的深沉了解,从而找到两岸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源:平潭时报
热门推荐